|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2 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零件图
第二节 典型零件的表达及尺寸标注
! ^8 D) e' x5 b, X/ Y: m1 n( s 对于各种一般零件,其形状结构也多种多样,本节以其中较典型的零件为例,说明其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方法。" f( Z* x6 k1 v( S3 Q) b0 E
一、轴套类零件
+ q. A7 n2 Y! T: B* k1 W
; x' z. L H0 v1 .结构特点
& H" A2 H' p. j" y7 W6 s (1)这类零件的各组成部分多是同轴线的回转体,且轴向尺寸大于径向尺寸,从总体上看是细而长的的回转体 ( 图 15 - 3 )。
; W. b- z3 s) b (2)根据设计和工艺上的要求,这类零件多带有键槽、轴肩、螺纹、挡圈槽、退刀槽、中心孔等局部结构。 & t2 J, X) u3 k8 f9 Y7 M
2 .常用的表达方法5 {# J4 T4 C# i6 B2 X$ i
(1)这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主视图选择时,按加工位置放置,将轴线水平放置,键槽朝前作为主视图投射方向较好。 4 L+ t' p0 Y' k- G
(2)常采用断面、局部视图、局部剖视等来表达键槽、花键和其它槽、孔等结构形状。 , n: a+ g) i/ D+ P8 a3 |% E
(3)常用局部放大图表达零件上细小结构的形状和尺寸。 9 {9 P8 V+ v. l& J K
3 .实例分析
8 w9 M6 b/ |5 T2 y3 S0 k/ P3 j 图 15 - 3 所示,选用轴线水平放置与加工位置一致的主视图表达该轴整体形状,选用 A - A 、 B - B 移出断面图表达各键槽形状。
( L h; e2 B$ M4 V O. [2 I 4 .尺寸标注 + S1 @3 @ f D. i5 j" q$ _2 ] R t
轴、套是回转体,其直径尺寸是以轴线为基准(即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如图 15-3 中 Ф 14 0/-0.001 、 Ф 15 ± 0.055 、 Ф 20 等尺寸,以及图 16-5 中 Ф 30 、 Ф 32 +0.025/0 、 Ф 60 0/-0.013 等尺寸。其长度方向的尺寸,一般是以轴、套的左右两端面为基准标注的,以便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如图 15 - 3 中 80 、 38 和 26 等尺寸均以右端面为基准进行标注。但是,有些长度尺寸不是从这两端面开始标注,如图 16 - 3 中φ 16 轴段,长度 24 是从轴肩开始标注的,那么轴肩又成了长度方向的另一基准;前者是主要基准,后者是辅助基准。在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一个主要基准,左、右两端面也只能根据情况选择一个端面为主要基准。/ r) T! m- i, f7 Z
二、轮盘类零件& d+ U3 X- ]* o
1 .结构特点 / U! F* m8 u% S }0 L
(1)这类零件的主体部分多由回转体组成,且轴向尺寸小于径向尺寸,其中往往有一个端面是与其他零件连接时的重要接触面。
) ]5 n8 X1 w- x; M7 D (2)为了与其他零件连接,零件上设计了光孔、键槽、螺孔、止口、凸台等结构。 % `3 S5 e2 J- \. I9 |
2 .常用的表达方法 7 }4 P, Q' x6 }8 y* w) s9 j. g* T
(1)该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选择主视图时一般轴线应水平放置。 * ?, {3 c/ N/ q, X. e% p& \
(2)多采用 2 个基本视图:主视图常用剖视图表达内部结构;另一视图表达零件的外形轮廓和各部分如凸缘、孔、肋、轮辐等的分布情况(图 15 - 5 )。如果两端面都较复杂,还需增加另一端面的视图。 7 V$ {6 s. }( n# I# N: K1 e
3 .实例分析:图 15 - 5 所示机床尾架上的一个端盖。主视图选择轴线水平放置,与工作位置一致,又与加工位置相适应。主视图采用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将其内部结构全部表示出来。选用右视图,表达其端面轮廓形状及各孔的相对位置。 * ~; ]6 f t4 K4 O* X8 U5 k, t: F) X
4 .尺寸标注 3 r2 p& u+ _# T
轮盘类零件在标注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如图 15 - 5 中端盖就是这样选择的,径向尺寸基准也是标注方形凸缘的高、宽方向的尺寸基准。
/ C# Z+ m v0 |, J* {# Y 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如图 15 - 5 端盖的左端面为长度方向尺寸的主要基准。8 T- m5 P1 j4 K. t! X' Y4 B
) h% x0 O! d$ a* Q- j, W * ~. F2 P$ @% V$ `) I5 J- m
图15-5 端盖的视图选择
9 y1 {' W7 u- {三、叉架类零件1 | J0 W- C. l3 G, {* b+ G
叉架类零件,主要起支承和连结作用。其形状结构按功能的不同常分为 3 部分:工作部分、安装固定部分和连接部分。图 15 - 6 所示托架零件图,主视图以工作位置放置并考虑形状特征,表达了相互垂直的安装面、 T 型肋、支承孔以及夹紧用的螺孔等结构。左视图主要表达安装板的形状和安装孔的位置以及工作部分孔Φ 16 等处,为了表明螺纹夹紧部分的外形结构,采用 A 向局部视图。用移出断面表达 T 型肋的断面形状。( V0 y& @# v7 q# H# I$ y' A" c
叉架类零件标注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如图 15 - 6 的托架选用安装板右端面,作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选用安装板的底面( B 面),作为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从这两个基准出发,分别注出 60 、 90 ,定出上部工作孔的轴线位置,作为φ 16 、φ 26 的径向尺寸基准。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前后方向的对称平面,由此在左视图中注出 40 、 82 以及在移出剖面中注出 8 、 40 等尺寸。" |4 Y* H( z: a5 F4 _
8 _# V0 [! f( p K! O$ K
9 M8 e3 M7 O; @7 V& B) X
图15-6 托架零件图8 \2 S1 h: b) d Y5 u
四、壳体类零件/ L/ @- n1 D7 T
壳体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主要零件之一。起支承和包容其他零件的作用,内部需安装各种零件,因此结构较复杂。一般是由一定厚度的四壁及类似外形的内腔构成的箱形体。壳壁部分常设计有安装轴、密封盖、轴承盖、油杯、油塞等零件的凸台、凹坑、沟槽、螺孔等结构。壳体类零件多为铸件。
0 n( x m z+ j- C/ {: K 壳体类零件主视图常根据壳体的安装工作位置、主要结构特征进行选择。在基本视图上常采用局部剖视图线或通过对称平面作剖视图以表达其内部形状及外形。同时还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斜视图、断面图等表达局部结构形状。
u- ]" P) ^* t$ E& K' ~ & l' r' @8 m0 }+ D- c- L/ M( G- I
Y8 l& ]2 n8 R) y. v# N7 J图15-7 箱体的表示方法# u9 N" [) Q5 H% i& ~# N0 R& c1 s
图 15 - 7 所示箱体选择其工作位置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主视图和左视图分别采用几个互相平行的剖切平面和单一剖切平面的全剖视图,表达三轴孔的相对位置。主视图上虚线表示用来安装油标、螺塞的螺孔;俯视图主要表达顶部和底部的结构形状及各孔的相对位置; B - B 局部剖视图表达轴孔的内部凸台的形状; C 向局部视图表达两孔左端面的形状和螺孔位置; D 向局部视图表达底板安装孔处凸台形状; E 向局部视图表达轴孔端面凸台形状和螺孔位置。选用这样一组视图,便可把箱体的全部形状表达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