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轮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成立于青岛的赛轮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有限公司。公司以青岛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为依托,由多家知名企业和行业专家共同投资组建,国内首家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是山东省橡胶行业技术中心依托单位和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单位,是中国轮胎业迅速崛起的新锐力。2007年12月27日,公司成功实现股份制改制。' m; G! J0 }0 Y: v, ~! A. j+ S
0 C6 o( E5 }" B9 s 目前,公司积聚了众多国内外轮胎技术专家,不断进行轮胎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以及试验检测手段的改进,开创性地建立了BPSO设计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设计,缩短了轮胎设计周期,大大提高了准确性,研制出高性能系列子午线轮胎,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子午线轮胎配方和结构设计体系。1 ^. s' i. ~ f
/ d+ z# s2 n, _' @: [7 ^! Z- Z企业面临的挑战及需求:
; |2 L6 T6 P2 T# t7 z F. k
7 y- \/ R5 J8 k! y- ~ 赛轮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的同时,面临流程工艺复杂、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庞大、客户订单繁重等问题,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采用管控一体化网络系统,应用网络化、智能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对轮胎进行生产制造。面对高性能的信息化要求,选择性能稳定、速度高效、可以对设计图纸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设计软件势在必行。通过应用成熟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对生产轮胎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实时采集来确保轮胎产品的质量。# {- K0 o0 e/ o& l5 \
2 Y$ a4 u+ x0 B* ~2 i 赛轮公司副总经理朱小兵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轮胎生产国,过去几年全球范围内的客户订单业务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国家进口天然胶税率降低政策的颁布,国内轮胎市场份额也会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出台继续扩大,国内的轮胎制造厂商可以说是税率降低的直接受益者,未来国内轮胎企业的生产能力将会大幅度提升。”
2 K- @% ~2 O# A! K, \
* L$ W$ U7 x4 v* m& B q- \ ^% V. {. e0 j9 Q
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极具增长,直接导致的是客户订单的增加。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下,除了产品生产交付期变的更短,客户对于轮胎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向高品质、高性能转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赛轮快速打开市场的重要举措。9 r( N5 z; a4 z2 |: ^/ r; O
# @% i/ W4 P8 ?4 J8 ~6 K- t
赛轮自创立伊始就确立了走以信息化为主的发展道路。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企业信息的集成度和处理水平,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提高决策分析支持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打造赛轮核心竞争力,辅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执行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运用,实现公司每一条轮胎自原材料入厂到成品销售数据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的总体目标。
1 g* i3 B/ W/ H3 F8 B/ h+ {) v8 n5 K3 Y/ Y/ R8 y$ G5 t; o7 S0 R5 x
应用浩辰CAD强化信息化管理,提升信息化水平:( B. ^' T2 N5 j1 a# ^+ d& E0 S
6 x0 {# Z/ G! i& i
2009年7月3日,赛轮股份有限公司与浩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就CAD设计软件应用开发技术正式合作。赛轮公司引入浩辰CAD2009版平台+机械设计软件。
3 t! f+ i" R" X
7 D5 c# b+ I4 m9 S! r# A 推广使用正版软件,规范赛轮公司在轮胎设计、机械设计、电气设计等领域的设计软件使用,一直以来是赛轮公司所倡导的管理思想。赛轮信息化部林生部长表示:“对于产品质量生产、加工的把控至关重要,目前信息化部只有利用一体化解决方案才能整体的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减轻内部设计工作的压力及符合公司未来拓展的要求。”7 ]$ O; W; F- ]' q0 Z0 h
; M7 N) Q) J+ S; ~- v
经过严格的选型,在国内外众多软件厂商中,赛轮最终选择浩辰CAD作为重要的信息化合作伙伴,第一是基于浩辰软件平台的稳定性、开放性、多元化,这种整合式的资源共享平台在整个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能够准确、实效的掌控生产流程,大大提升设计部门的工作效率。第二是浩辰软件及时的版本升级、专业的技术培训、周到的上门服务,这些整套的产品和服务,能全面有效的解决目前赛轮存在各种扩展和升级问题。企业一定要选择有足够实力、能够给企业提供长期有效的服务、逐步完善系统的软件供应商。从长远的角度说,选择一家适合的CAD厂商,就是选择一个长期稳定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Z# |1 U0 T. M. h3 X" ~$ W
3 j2 V& |7 }: w O6 v' b* S0 ?5 l浩辰CAD项目实施:
6 _/ K5 o8 a" n" U9 z5 `3 {+ `# S4 ~( \
应用浩辰CAD绘图软件在赛轮公司范围内重新统一了软件版本,改变了以往设计软件版本多,设计图纸不兼容等弊端,有利于加强资料的共享、提高设计工作效率、方便资料图纸的安全管理。
) @/ P" P2 `! D/ H, n; z/ o4 x2 c
浩辰软件为赛轮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
* }* s/ g G) {- @) b4 N4 W% r |. \3 g) o. Q( U! l
加强图纸的兼容性,实现产品图纸信息资源的共享,让应用变得更直接、更便捷:借助整合资源的优势,尽可能的帮助用户改善绘图状况,满足不断高效的轮胎生产需求;* d* o) Y# G0 `/ A5 h) E* q
% h, J/ b# t/ Y/ p
提升设计效率、加快轮胎上线时间: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是根本,浩辰CAD精心研发的2009平台软件在运行速度和稳定性上完全能够满足赛轮一年要绘制上万张图纸的需求,同时完善的辅助设计功能,可以为设计师准确的指明最便捷的设计方式;$ P* i1 x9 d7 E/ o+ t5 H
- g% N3 w/ m! v9 Z 合理的为用户降低使用CAD的设计成本:在高性价比的软件选择中,浩辰CAD以合理的产品及升级政策,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成为赛轮选择正版软件的首选; J2 j- o( U' G. E3 P( l
5 ^7 |+ t |# q/ T9 S 注重客户服务的需求:浩辰提供了针对售前、售后全方位、多样化的技术服务。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无论是系统安装、排除故障、或是客户要求的技术培训、解答疑问,浩辰始终将技术信息迅速及时的传递给赛轮的设计人员;& t. i- s$ O3 d5 s0 R
0 S, X5 {0 M- y* M1 l1 j* K
通过软件技术培训,我们像新入职的设计师传授软件操作的实际经验,帮助他们很快熟悉设计工作,缩短了实际上机操作的适应时间,让他们很快习惯并且在工作中感受到了设计的乐趣。7 j$ I+ p, e$ z) L( N2 Q2 v: j
& U7 I4 n# R% d( K$ L 目前赛轮统一了设计软件后,为后期与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接口奠定了基础。业务流程的再造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只有一体化的信息技术构架、及规范的业务流程才是充分发挥PDM功能的基础。
, u3 i$ p* y2 G/ _, K% n0 J0 K ^& H1 @: q
取得的成效:
3 ]+ m& U5 z2 _. T
5 \# J$ E+ B7 R+ b 拥有了规范、有序的一体化信息系统,使生产过程规范化,使赛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迅速提升,成为国内首家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为赛轮往同行业厂商成功的输出先进的轮胎生产技术,奠定了发展基础。未来赛轮更要在中国轮胎技术中心建立业界标准及专利申请,保持在国内轮胎行业的领先地位。# Y" k- n& u' p# U) d3 g7 W" r' q) m
% K9 r3 v0 S; ^2 t) }深入的二次开发合作战略:
" ^' K" H3 {3 s* ^- W# o
2 S+ N2 u8 i7 P O 为提高公司轮胎设计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了品牌优化战略。赛轮和浩辰展开了专业领域内深入的二次开发工程。赛轮利用计算机程序开发技术对浩辰CAD进行二次开发,将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融入到浩辰CAD系统工具之中,以达到形成企业自己的特色设计工具。
1 _/ V( E$ Z z4 Q2 d* F: g! H$ @1 G5 _; B+ l, `
设计师段洪涛表示:浩辰CAD的二次开发功能已经与AUOTOCAD达到了完全的兼容,并且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可以完全的利用微软自带的MFC函数库,使已有MFC开发经验的人能够在浩辰开发起来驾轻就熟。& r" D* ^: x' W7 a
8 W! \& l5 ~" W 目前我们公司已经成功的利用浩辰CAD的二次开发功能开发出了参数化辅助设计花纹程序,大大提高了轮胎设计人员的开发效率,以前需要一天才能绘制出的轮胎花纹,现在只需要10到15分钟即可以完成其花纹设计,并且有更高的准确率。
/ K* `5 _& H8 Z$ a% M! ^& ^1 A- ~1 }5 X' Z' V
制造未来:. L( a: n a+ _' V
* Y2 m+ U8 c# D& d0 q, m+ {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突破了分工的束缚,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关心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新的业务流程,提高了组织的效率和对市场的迅速相应速度,增强了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提升了服务水平。
F" z3 F* F& I) ]4 }/ J& u5 w, _; S$ p4 |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信息化将成为制造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充分利用信息化生产是实现技术升级的关键环节。更是制造企业走向世界,保持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